好消息,擅長腸胃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、婦科疾病和代謝類疾病的張南生主任,將于8月1日起,每周五坐診李良濟相城店,有需要的朋友可提前掛號預約!
醫生簡介
張南生
副主任中醫師
擅治疾病:脾胃病、胃炎、結腸炎、食道反流癥之脘痞、腹脹便秘、久瀉。呼吸系統疾病、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之哮喘小兒氣道過敏。婦科病,月經不調、痛經閉經、盆腔炎、卵巢囊腫、小葉增生、黃褐斑。代謝疾病,糖尿病并發癥、肥胖,脂肪肝,高血脂,眩暈癥。擅長膏方調理
坐診時間
周四全天(蘇錦店)
周五全天(相城店)
掛號電話
0512-69168388(蘇錦店)
0512-83839166(相城店)
醫館地址
姑蘇區廣濟北路388號(蘇錦店)
相城區元和街道澄和路都會商業中心北側(相城店)
點擊即可線上掛號預約
夏季常腹瀉是怎么回事?
夏日高溫潮濕,腹瀉成了不少人的 “常客”。吹空調受涼、貪吃生冷瓜果、飲食不節…… 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腹痛、腹瀉,甚至惡心嘔吐等不適。
中醫認為,夏季腹瀉多與暑濕困脾、飲食傷胃、脾胃虛弱密切相關。
1、暑濕侵襲
夏季多雨潮濕,外界 “暑濕之邪” 易侵犯人體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出現腹瀉黏膩、大便臭穢、舌苔厚膩等癥狀。
2、飲食不節
冰鎮飲料、燒烤、海鮮等生冷油膩食物攝入過多,加重脾胃負擔,引發腹痛腹瀉、腹脹反酸,大便中常夾有未消化食物。
3、脾胃虛弱
本身脾胃功能差的人群,夏季稍受風寒或飲食不規律,就容易出現反復腹瀉,大便稀溏、乏力納差,甚至晨起腹瀉(五更瀉)。
中醫如何治療腹瀉
現代醫學認為引起急性腹瀉的病因有腸道疾病、全身性感染、急性中毒等,引起慢性腹瀉的病因有消化系統疾病、全身性疾病、藥物的副作用等。
腹瀉,屬中醫“泄瀉”的范疇,認為多因感受外邪,飲食所傷,七情不和,臟腑虛弱,致脾胃功能障礙,大小腸傳送失調所致。臨床腹瀉常為這幾種癥型:
1、外感濕熱型
外感濕熱型腹瀉是感受暑濕,過食辛辣或飲食不潔,邪毒內蘊,食滯中焦,蘊濕化熱所致。
外感濕熱的特點是:泄瀉腹痛,陣發加劇,大便急迫,痛即欲瀉大便臭穢,肛門如灼,發熱口渴,納呆食少,惡心欲吐,小便短黃,舌紅,苔黃膩,脈弦數。治療用清熱解表,利濕止瀉法。
2、寒濕傷脾型
食滯胃腸型腹瀉是飲食不節,暴飲暴食或脾胃虛弱食滯不化,損傷脾胃,傳導失常所致。
食滯胃腸的特點是:腹痛陣發,腸鳴即瀉,瀉后痛減,大便臭穢或瀉下不爽,惡心厭食,噯腐吞酸,舌紅,苔膩,脈滑數。治療用消導和胃、助運止瀉法。
3、食滯胃腸型
寒濕傷脾型腹瀉是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損傷脾胃升降失常,清濁不分,并走大腸所致。
寒濕傷脾的特點:泄瀉清稀或如水樣,腹痛腸鳴,脘悶食少,或伴寒熱,頭痛身痛,體倦身困,小便短少,舌淡紅,苔白膩脈濡弱。治療用解表散寒,芳香化濕法。
4、脾腎陽虛型
脾腎陽虛型腹瀉是素體陽虛,久病失治,損及脾腎,陽氣不充,水濕滯留,氣化失常所致。
脾腎陽虛的特點是:五更泄瀉(泄瀉多在黎明之前),大便稀、清冷,泄瀉日久,滑瀉無度,遇冷加重,形體消瘦,畏寒腰膝酸軟,舌淡,苔白滑,脈沉弱。治療用補腎健脾溫中固澀法。
如果常常出現腹瀉,可來到李良濟相城店,8月1日起每周五坐診的張南生醫生,中醫助您調理腸胃,健康舒適過夏天!
夏季預防腹瀉注意這幾點
夏季天熱,食物易變質,微生物活躍,加上冷飲、空調的刺激,易出現腹瀉,預防可做到這幾點:
1. 注意飲食衛生:夏季食物易變質,要注意食物的保存和烹飪方式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。同時,要盡量避免生冷食物和未充分加熱的食品,選擇新鮮、清潔的食材。飲食要規律,避免暴飲暴食。
2. 保持水源清潔:飲用干凈的自來水或經過煮沸的水,避免飲用生水或不明水源的水。外出時盡量選擇瓶裝水。
3. 注意個人衛生:飯前便后要勤洗手,特別是在接觸公共設施之后。保持家庭和生活環境的清潔,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滋生。
4. 提高免疫力: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身體素質,增強免疫力,預防細菌、病毒感染。
5. 食品儲存和加工:食物要妥善儲存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。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,以防交叉感染。
腸胃不好喝平素就常常腹瀉大人,夏季里養護腸胃,減少腹瀉,要記住下面這句口訣:
管住嘴,生冷油膩要少吃;
護好肚,空調別直吹腹部;
講衛生,食物煮熟再入口;
好心情,肝脾調和少生病。
張南生醫生還擅長治療脾胃消化系統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、婦科疾病、代謝類疾病等,有需要的朋友,可點擊下方即可提前掛號預約!